开元寺留题二首

· 苏葵
趣在岧峣若个峰,三生石上坐高舂。 添铛煮茗僧分瀑,唤客题诗鹤在松。 文畅眼中无佛帜,老坡方外有辞锋。 道人欲作周公梦,莫撞楼头夜午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岧峣(tiáo 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
  • 三生石:传说中代表前世、今生、来世的石头,这里指富有禅意的地方。
  • 铛(chēng):温器,像锅,用来煮东西。
  • 文畅:唐代僧人,工诗善文。这里指进入禅境、心无杂念的僧人。
  • 老坡:指苏东坡,苏轼号东坡居士,诗文辞采犀利。
  • 方外:世俗之外,指世外之人。
  • 道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翻译

置身在那高峻的不知哪座山峰中充满意趣,在富有禅意的三生石上如同处于高山之上。 添加锅具煮茶,僧人与瀑布为伴共享这美景,呼唤客人题诗,仙鹤站立在松树上。 心如文畅般的僧人眼中没有世俗的纷扰,像苏东坡般超脱世俗的人言辞犀利。 我这个想要像周公一样安睡的人,莫要让楼头午夜的钟声惊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开元寺的景色以及诗人在其中的感受。诗的首联通过“岧峣若个峰”和“三生石上坐高舂”,写出了开元寺所处位置的高峻和富有禅意。颔联“添铛煮茗僧分瀑,唤客题诗鹤在松”,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僧人与瀑布、客人与仙鹤,构成了一幅幅美好的画面。颈联“文畅眼中无佛帜,老坡方外有辞锋”,则以文畅和老坡为喻,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心境纯净和言辞犀利的追求。尾联“道人欲作周公梦,莫撞楼头夜午钟”,表现出诗人想要寻求宁静安睡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对尘世喧嚣的一丝无奈。整首诗意境优美,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思考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