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严子陵钓台二首

· 苏葵
不须梦卜旧知名,仍著羊裘拜内廷。 亦有人豪甘晦迹,只无英主是忘形。 遗竿可属元真子,野水虚涵处士星。 试问同时膺辟者,几人勋业在丹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梦卜:殷王武丁以梦得傅说,周文王以卜得姜尚,后因以“梦卜”比喻帝王求得良臣。
  • 羊裘:羊皮做的衣服,这里指严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的邀请,穿着羊裘垂钓。
  • 内廷:皇宫内的廷堂,此处代指朝廷。
  • 人豪:豪杰。
  • 晦迹:隐居匿迹。
  • 英主:英明的君主。
  • 忘形:指不拘形迹,这里指不重视人才。
  • 遗竿:指严子陵留下的钓竿。
  • 元真子:指张志和,字子同,号玄真子,唐代诗人,曾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
  • 虚涵:包含,包容。
  • 处士星:指严子陵。据说,严子陵与光武帝刘秀曾是同学,刘秀即位后,多次邀请严子陵出山,但严子陵婉拒后隐居富春江畔,后人将天上的星宿比作严子陵,称其为“处士星”。
  • 膺辟:接受征召。

翻译

不必通过梦卜就早已声名远扬,却仍穿着羊裘在朝廷接受拜见。也有豪杰甘愿隐居匿迹,只是没有英明的君主能够真正地重视他们。严子陵留下的钓竿可以托付给张志和,野外的江水虚涵着处士严子陵的星光。试问那些同时接受征召的人,有几人的功勋业绩能够被载入史册呢?

赏析

这首诗以严子陵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人才与君主关系的思考。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严子陵的知名以及他虽受朝廷邀请却仍保持独立的态度,引发了对真正的人才应该如何被对待的疑问。中间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有豪杰愿意隐居,是因为没有遇到英明的君主能够赏识他们。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质疑那些同时接受征召的人中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建立功勋并被历史铭记。整首诗意境深沉,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传达出对人才命运和君主识才用才的感慨,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内涵。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