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公论:公正的评论。
- 乾坤:天地。
- 落落:形容人举止潇洒自然,这里指邹汝愚先生的品德高尚。
-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
- 信知:确实知道。
- 烈日:炽热的阳光,这里比喻邹汝愚先生的正直和热情。
- 彼苍:天。(“苍”,读音:cāng)
- 薄:亏待,引申为命运不好。
-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 收骨:收殓尸骨。
- 孤儿:指邹汝愚先生年幼的孩子。
- 客路:旅途。
- 扶舆:搀扶着车子,这里指邹汝愚先生的妻子在他去世后的艰难状况。
- 阿妇:指邹汝愚先生的妻子。
翻译
谁能够用公正的评论来澄清这天地间的是非,品德高尚的邹汝愚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在长沙被人所知。我确实知道他有着如烈日般真诚炽热的心,可上天为何要让他的青春如此命运不济。他在遥远的地方去世后,年幼的孩子需要收殓他的尸骨,他的妻子在旅途中贫困艰难,需要人搀扶。他这一生经历了无数的事情,而他的风采和品德在他盖棺的那一刻,更加得到了彰显。
赏析
这首诗是对邹汝愚先生的悼念和赞美。诗的开头用“谁将公论洗乾坤,落落长沙见此人”表达了邹汝愚先生的公正和高尚品德,以及他的与众不同。“肝胆信知如烈日,彼苍何意薄青春”则表现了诗人对邹汝愚先生正直品质的肯定,同时对他命运的不幸表示了悲愤和不满。接下来的“天涯收骨孤儿幼,客路扶舆阿妇贫”,描绘了邹汝愚先生去世后其家庭的悲惨状况,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哀。最后一句“了却平生无限事,风流都在盖棺晨”,则是对邹汝愚先生一生的总结,认为他的风采和品德在他去世的那一刻更加凸显出来,体现了诗人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对邹汝愚先生的赞美和对他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美好品德的追求,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悲哀。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
苏仲的其他作品
- 《 奉和边太守送还韵四首 其三 》 —— [ 明 ] 苏仲
- 《 岳顶精舍为柳上舍题用吴大参韵四首 其三 》 —— [ 明 ] 苏仲
- 《 甲戌除夕和梁应和韵四首 》 —— [ 明 ] 苏仲
- 《 和从弟叔诚见寄韵 》 —— [ 明 ] 苏仲
- 《 送卢伯居佥宪之任广西 》 —— [ 明 ] 苏仲
- 《 偶题八首 其三 》 —— [ 明 ] 苏仲
- 《 镇抚司和题韵 》 —— [ 明 ] 苏仲
- 《 典试院中杂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蓝田玉 》 —— [ 明 ] 苏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