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华宫废址

汉日天华殿,荒榛迹尚留。 从来兴废地,易起古今愁。 烟鸟啼红树,山麋饮碧流。 浩歌秋色里,云物漫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ēn):丛生的杂木。
  • (mí):哺乳动物,比牛大,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体看哪种动物都不像,原产中国,是一种珍贵的稀有兽类。俗称“四不像”。

翻译

汉朝时候的天华殿,如今已是荒芜一片,杂木丛生,但遗迹仍然留存着。 从古到今,凡是兴盛与衰败的地方,总是容易引发人们的古今之愁绪。 烟霭中的鸟儿在满是红叶的树上啼叫,山中的麋鹿在碧绿的水流旁饮水。 在这秋色之中放声高歌,天上的云彩和地上的景物都悠悠地飘荡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华宫废址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首联写天华殿的现状,虽已荒废,但遗迹尚存,引发人们对往昔的联想。颔联则表达了兴废之地容易勾起人们古今之愁的普遍情感。颈联通过烟鸟啼红树、山麋饮碧流的画面,进一步烘托出此地的幽静和荒凉。尾联中诗人在秋色里浩歌,云物悠悠,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豁达和超脱的心境。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景色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罗亨信

明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