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锦州日兵备郝宪副同寅召饮夜归赋此谢之

· 苏葵
何处张筵异品兼,莲花新酿蜜输甜。 明霜义在谈偏剧,蘸甲杯深令转严。 银箭急传更漏短,绯罗高燎烛光炎。 醉归自为生灵喜,此日西邮有仲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张筵:设宴,摆设酒席。
  • 异品:珍奇的物品。
  • 莲花新酿:以莲花为原料酿制的新酒。
  • 蜜输甜:比蜜还甜。
  • 明霜义:高洁的义理。(“霜”在这里象征高洁,读音:shuāng)
  • 蘸甲:酒斟满,捧觞蘸指甲。
  • 银箭:古代计时的漏箭,这里指时间。
  • 更漏:古代计时的器具。
  • 绯罗:红色的绫罗。
  • :燃烧。
  • 生灵:人民,百姓。

翻译

在何处摆设的宴席上兼有着各种珍奇的物品,莲花新酿的酒比蜜还要甘甜。谈论着高洁的义理,情绪越发激昂,酒杯斟得满满的,酒令也更加严格。银箭般的时间迅速流逝,更漏显示时间短暂,红色的绫罗高高燃起,烛光十分明亮。醉醺醺地归来,自己为百姓感到高兴,这一天西边的驿站有像范仲淹一样的好官(郝宪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情景以及诗人的感受。诗的开头通过描述宴席上的珍奇物品和甜美美酒,营造出了一个愉快的氛围。接着,诗中写人们谈论着高洁的义理,情绪热烈,酒令严格,展现出宴会的热闹和人们的兴致高昂。“银箭急传更漏短,绯罗高燎烛光炎”这两句通过对时间流逝和环境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宴会的热烈气氛。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因为有像郝宪副这样的好官而为百姓感到高兴的心情,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好官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将宴会的情景与对官员的期望融合在一起,富有深意。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