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

· 苏仲
冻苦燕门地,冬初雪蔽空。 严凝毡毳薄,冷颤鬓毛蓬。 玉树擎龙势,瑶阶失蚁封。 无钱难觅酒,访戴兴徒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门:指燕地的城门,此处代指北方地区。(“燕”读作“yān”)
  • (cuì):鸟兽的细毛。
  • 玉树:白雪覆盖的树木,形容树木积满雪花像玉一样。
  • 擎龙势:形容树木被雪覆盖后,像龙盘踞的样子。
  • 瑶阶:美玉砌成的台阶,此处指落满雪的台阶。
  • 蚁封: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

翻译

在寒冷艰苦的北方地区,初冬时节,大雪遮蔽了天空。 严寒使得毛毡和鸟兽细毛制成的衣物也显得单薄,寒冷让人颤抖,头发也变得蓬乱。 白雪覆盖的树木像巨龙盘踞,落满雪的台阶上已看不见蚁穴外的小土堆。 没有钱难以买到酒,想要像王子猷那样去访友的兴致也只能徒然浓厚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初冬的雪景以及诗人在寒冷中的感受。诗的前两句通过“冻苦”“雪蔽空”写出了北方的严寒和大雪纷飞的景象,给人以寒冷萧瑟之感。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写了寒冷对人的影响,“严凝毡毳薄,冷颤鬓毛蓬”,突出了天气的酷寒。“玉树擎龙势,瑶阶失蚁封”则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雪中的树木和台阶,展现出雪景的美丽和壮观。最后两句“无钱难觅酒,访戴兴徒浓”,表达了诗人在贫困中的无奈和对访友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绪。整首诗既有对雪景的描写,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情景交融,富有意境。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