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梁公齐见寄韵三首

· 苏仲
野外閒居我爱亲,庙堂无分敢尤人。 吟坛老将须吾子,碧水游翁还此身。 杯酒不离沧海月,蓑衣长带暮山云。 人生但得长无事,不是神仙亦是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尤人:指埋怨别人。
  • 吟坛:指诗坛。
  • 吾子:对对方的敬爱之称,相当于“您”。
  • 沧海月:大海上的月亮,这里可理解为在宁静开阔的环境中享受的美好景象。
  • 暮山云:傍晚山间的云彩。

翻译

在野外悠闲地居住,我喜爱这种亲近自然的生活,对于在朝廷中没有职位,我也不敢埋怨他人。 在诗坛上,您是经验丰富的老将,而我只愿做一个在碧水中游玩的老者,回归这样的自在之身。 手持酒杯,离不开那大海上的明月,身穿蓑衣,长久地伴随着傍晚山间的云彩。 人生只要能够长久地没有烦心事,即便不是神仙,也如同神仙一般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一种豁达态度。诗的前两句,诗人表明自己对野外闲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未能在庙堂为官的坦然。接下来,诗人将对方赞为吟坛老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碧水游翁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他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杯酒不离沧海月,蓑衣长带暮山云”这两句,通过描述与沧海明月相伴、与暮山云彩相随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惬意生活的享受。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认为只要没有烦恼之事,便能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即使不是神仙,也能拥有神仙般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