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饥于临湘途中怆然有感

· 苏仲
匹马行行路几千,许多人户断炊烟。 凄凉旧宅成荒士,零落残生敢诉天。 济世极知无妙策,救荒其奈缺官钱。 欲将一本饥民籍,泣向君王上彩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赈饥:救济饥荒。
  • 临湘:地名。
  • 行行(xíng xíng):不停地前行。

翻译

我独自一人骑马前行,路途遥远,经过了数千里。看到许多人家都没有了炊烟升起。 凄凉的旧日住宅变成了荒芜之地,那些残存的生命在凋零,怎敢向苍天诉苦。 我深知要想济世救人却没有妙策,要救饥荒又无奈缺少官钱。 想要将这一本记录饥民的名册,含着泪呈给君王,写在那彩色的笺纸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去临湘赈饥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当时社会饥荒的严重和人民的苦难。诗的前两句通过“匹马行行”和“许多人户断炊烟”的描写,展现出路途的遥远和饥荒的严重景象。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旧宅的荒凉和残生的悲惨,表现出作者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济世极知无妙策,救荒其奈缺官钱”则表达了作者面对饥荒时的无奈和无力感,尽管有心济世救荒,却因缺少资金而难以实现。最后两句“欲将一本饥民籍,泣向君王上彩笺”,体现了作者希望将百姓的苦难反映给君王,祈求得到救助的急切心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