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太平晓会
钟动禅房向晓开,草阶凝露湿莓苔。
古槐叶嫩飞虫落,老柳皮枯惹蠹胎。
犬为识人先掉尾,僧逢熟客且留杯。
从容我对头陀说,还有同袍马上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叨承:(tāo chéng)意为忝受,承受。
- 部檄:(bù xí)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 督粮:监督押运粮草。
- 通州:地名。
- 莓苔:青苔。
- 蠹胎:蛀虫的卵。
翻译
晨钟敲响,禅房的门在黎明时分打开,草地上的台阶凝结着露水,浸湿了青苔。 古老的槐树叶还很嫩,飞虫落下,老柳树的树皮干枯,招惹了蛀虫在上面产卵。 狗因为认出了人先摇动尾巴,僧人遇到熟悉的客人就暂且留下酒杯(招待)。 我从容地对头陀说,还有同伴在马上就要来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通州执行公务时,清晨经过一处地方的所见所感。诗的首联通过“钟动”“禅房”“晓开”“草阶”“凝露”“莓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颔联描写了古槐的嫩叶和老柳的皮,以及上面的飞虫和蠹卵,展现出生命的不同状态。颈联则通过对狗和僧人的描写,表现出这里的祥和与热情。尾联中,作者从容地与头陀交谈,并告知还有同伴即将到来,给人一种期待和轻松的感觉。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意境清新,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见闻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