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屋:指不施采色、露出本材的房屋。常用以指平民百姓的简陋住屋。在此诗中,“白屋”指的是贫寒的人家。(白屋,读音:bái wū)
-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青云,读音:qīng yún)
- 致身:指献身,出仕。(致身,读音:zhì shēn)
- 笔砚:笔和砚。泛指文具。(笔砚,读音:bǐ yàn)
- 仗义:主持正义。(仗义,读音:zhàng yì)
- 工诗:擅长写诗。(工诗,读音:gōng shī)
- 絮酒:古时候用棉絮蘸酒祭奠死者,这里指祭奠用的酒。(絮酒,读音:xù jiǔ)
翻译
陈公晦住在贫寒的屋子里,遭遇穷困的命运,还没能获得高官显爵。他留下了琴书这些旧时的家业,但笔和砚已经蒙上了灰尘。他的仗义之心依然存在,擅长写诗的名声也早已被世人听闻。不知他何时才能归隐山林,我只能带着祭奠用的酒,洒在他那苍凉的坟墓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陈公晦而写的悼亡诗。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陈公晦生前的贫困境遇和未得功名的遗憾。“琴书遗旧业,笔砚已封尘”则通过对陈公晦遗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他的离去所带来的寂寞和凄凉。接下来,“仗义心犹在,工诗世已闻”强调了陈公晦的品德和才华,他的正义之心令人敬佩,他的诗才也为世人所知晓。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陈公晦的思念和祭奠之情,以及对他未能实现归隐山林愿望的惋惜。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对陈公晦的身世、品德和遗愿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切怀念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