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正郎学之乡友见寄

· 苏葵
闻韶方觉郑声淫,信有朝阳彩凤吟。 何逊悰情原洒脱,乐天诗句不钩深。 封题寄我闻前样,缱绻知君旧雨心。 骚雅只今谁独擅,江门风韵已消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闻韶:听到虞舜时代的音乐。“韶”,读作“sháo”。
  • 郑声淫: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被认为是过度放纵和不正派的。
  • 何逊:南朝梁诗人,字仲言。
  • (cóng)情:欢乐之情。
  •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 钩深:探索深奥的道理。
  • 缱绻(qiǎn quǎn):形容情意深厚,缠绵,难舍难分。
  • 旧雨:老朋友的代称。
  • 骚雅:《离骚》与《诗经》中《大雅》、《小雅》的并称,借指诗歌或文学雅士。
  • 江门:此处应该指的是某个地方或一种文化风格。

翻译

听到虞舜时代的音乐,才觉得郑国的音乐过于放纵;真切地相信有向着朝阳的彩凤在吟唱。何逊的欢乐之情原本潇洒脱俗,白居易的诗句并不刻意去探索深奥的道理。收到你题封寄给我的书信,感受到了你如老朋友般深厚的情意。如今谁独自擅长诗歌文学呢?江门的文化风韵已经逐渐消沉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音乐、诗歌的一些看法,以及对友人情谊的感受和对某种文化风格衰落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闻韶和郑声,强调了对高雅音乐的认可;提及何逊的洒脱和白居易诗句的自然,表现出对不同诗风的理解。而从友人的来信中,感受到了真挚的友情。最后,对江门风韵的消逝表示了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艺术的思考,也有对人情和文化的关注。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