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浣花草堂二首

· 苏葵
西郊十里路延袤,天放尘中剩浣花。 几树杉松邻野寺,一溪烟雨隔人家。 干戈避地江湖远,羁旅遗踪岁月赊。 莫道有心人不识,万篇忠荩是声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延袤(mào):绵延伸展。
  • 浣花:这里指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郊,为锦江支流。
  • 干戈:指战争。
  • 羁旅:长久寄居他乡。
  •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诗人漂泊的踪迹。
  • 赊(shē):长,久。
  • 忠荩(jìn):忠诚。

翻译

在西郊十里的路途绵长,这片天地在尘世间留下了美丽的浣花溪。几棵杉树和松树与荒野中的寺庙为邻,一条溪水在烟雨中隔开了人家。为躲避战争来到这遥远的江湖之地,长久寄居他乡,留下的踪迹随着岁月流逝。不要说有心之人不懂得,那千千万万的忠诚篇章就是声名与荣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浣花溪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战乱中漂泊的感慨。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西郊的道路和浣花溪,展现出一个清幽的环境。“几树杉松邻野寺,一溪烟雨隔人家”,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周围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孤寂的氛围。接下来,诗人提到因战争而避地江湖,长期羁旅他乡,体现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相信忠诚的篇章会被人们所认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