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君山六首

· 苏仲
雁来时节菊花天,游走何人敢过年。 案牍已消官府事,酒杯先占水云边。 烟笼古木看无厌,竹护禅房可借眠。 到此顿令尘想静,白云于我共悠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案牍(àn dú):官府文书。
  • 水云边:水边云际,富有诗意的地方,形容景色优美的地方。
  • 禅房:寺院建筑的一部分,为僧人居住或修行的地方。

翻译

大雁飞来的时候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在这个时候外出游玩,有谁还会在意年岁的更迭呢? 官府的事务已经处理完毕,酒杯首先放置在景色优美的水边。 烟雾笼罩着古老的树木,让人百看不厌,竹林围护着禅房,可以借此休憩入眠。 来到这里顿时让人的尘俗之念平静下来,白云与我一同悠然自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秋游君山的情景和感受。诗的首句通过“雁来”“菊花天”点明了时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闲适的氛围。“游走何人敢过年”一句,表达了作者在这个美好的时节里尽情游玩的心境,不拘泥于年岁的变化。接下来的两句,“案牍已消官府事,酒杯先占水云边”,表现出作者摆脱公务后的轻松愉悦,尽情享受山水之乐。“烟笼古木看无厌,竹护禅房可借眠”,细腻地描绘了君山的景色,古老的树木被烟雾笼罩,美不胜收,而竹林中的禅房则为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以休憩的宁静之所。最后一句“到此顿令尘想静,白云于我共悠然”,则传达出作者在这片美景中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与白云一同悠然自得,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