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李樵怀年丈贻赠凤山九老之作

何须入世叹多艰,蔬水箪瓢乐孔颜。 一圣一贤堪诵法,老农老圃亦安閒。 只宜遁迹居东海,切勿移文待北山。 千古渊明栽五柳,高风如在许谁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蔬水箪瓢:指粗茶淡饭,生活简朴。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将葫芦剖成两半用来舀水的器具。
  • 孔颜:孔子和颜回的并称。
  • 遁迹:避世隐居。
  • 移文: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也指征召、晓喻、责难的文件。
  • 北山:这里借指朝廷征聘。

翻译

何必踏入尘世感叹诸多艰难,粗茶淡饭也能像孔子颜回那般快乐。一个圣人一个贤者值得我们诵读效仿,老农夫老园丁也能过得安闲自在。只应该隐居在东海之畔,切不要等待朝廷的征召文书。千古以来陶渊明栽种五棵柳树,他的高尚风范如在眼前,又有谁能比得上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诗的开头,诗人认为不必为尘世的艰难而烦恼,只要能享受简单的生活,就能获得内心的快乐,体现了一种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接着,诗人提到孔子和颜回以及老农老圃,认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都值得学习和效仿,强调了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拥有安闲自在的生活。而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隐居避世的愿望,不想被朝廷的征召所干扰。最后,诗人以陶渊明为典范,赞美他的高风亮节,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这种高尚品德的敬仰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品德的向往。

严而舒

严而舒,字安性,一字卷庵。顺德人。明思宗崇祯十三年(一六四〇)特赐进士,官富阳知县,一作四川庆符(今属高县)知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