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轩

哲人嗜好异凡庸,种得秋香菊万丛。 绿叶盈盈含玉润,金英灿灿傲霜风。 繁华宁羡桃和李,贞洁惟亲竹与松。 千载屈平堪比迹,啜英端可制衰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哲人:智慧卓越的人。(哲(zhé))
  • 凡庸:平凡,平庸。
  • 盈盈:形容清澈,或形容举止、仪态美好。
  • 玉润:像玉石一样润泽。
  • 金英:黄色的花,这里指菊花。
  • 灿灿:光彩耀眼的样子。
  • 傲霜风:指菊花在风霜中傲然挺立。
  • 繁华:繁荣热闹,这里指外表的艳丽。
  • :岂,难道。
  • :羡慕。
  • 屈平:屈原,字平,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 比迹:相提并论。
  • 啜英:指食用菊花。“啜”(chuò)意为吃、喝。
  • 衰容:衰老的面容。

翻译

智慧卓越的人爱好与众不同,栽种了万丛散发着秋意芳香的菊花。那绿色的叶子清盈美好,饱含着如玉石般的润泽,金黄色的花朵光彩耀眼,在风霜中傲然挺立。外表的艳丽难道要去羡慕桃花和李花,坚贞纯洁的品性只亲近竹子与松树。千年以来屈原的高尚品德可与之相提并论,食用菊花确实可以延缓衰老的面容。

赏析

这首诗以秋菊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秋菊的赞美以及对哲人高尚品质的敬仰。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哲人种植秋菊,表现出哲人与众不同的嗜好和高雅的情趣。接下来的两句,详细描绘了秋菊的绿叶和花朵,展现出秋菊的美丽和坚韧。“繁华宁羡桃和李,贞洁惟亲竹与松”这两句,将秋菊的品格与桃、李、竹、松进行对比,突出了秋菊不慕繁华、坚贞纯洁的品质。最后两句,将秋菊与屈原的品德相媲美,强调了秋菊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提到了食用秋菊的益处。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秋菊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向往。

罗亨信

明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