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渔隐

故人结屋兰溪上,紫玉曾裁作钓竿。 一曲沧浪清兴古,半蓑烟雨白鸥闲。 从龙早岁为霖去,访旧何时衣锦还。 几度凭高频拄笏,宦情乡思满江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屋:建造房屋。
  • 兰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
  • 紫玉:原本指紫色的玉石,这里可能指某种优质的竹子,可用来制作钓鱼竿。
  • 钓竿:钓鱼的竹竿。(“笏”读音为“hù”)
  • 沧浪:青苍色的水。这里指《沧浪歌》,表现一种超脱的情怀。
  • 从龙:原指跟随帝王创业,这里指出去为官。
  • :本义是久下不停的雨,这里引申为恩泽、福祉。(“祉”读音为“zhǐ”)
  • 访旧:探望老朋友。
  • 衣锦还:指富贵后归乡,显示荣耀。
  • 拄笏:以手支在笏上,指在官任上。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

翻译

老朋友在兰溪边上建造了房屋,曾用紫色的竹子裁制成钓鱼竿。 在那清澈的兰溪上唱一曲《沧浪歌》,古人的清雅兴致悠然而生,身披半蓑烟雨,白鸥自在悠闲。 早年就出去为官为百姓谋福祉,不知何时能富贵归乡探望老友。 多次靠着栏杆,手支在笏上,为官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充满了江河关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兰溪隐居的故人的生活情景,以及诗人对他的思念和对自己仕途的感慨。诗的首联通过描述故人在兰溪上建屋并制作钓竿,展现了他的闲适生活。颔联以“一曲沧浪”和“半蓑烟雨白鸥闲”进一步烘托出那种清幽、自在的氛围。颈联则从故人的早年出仕谈到对他归乡的期盼,反映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尾联中诗人多次凭栏,手拄笏板,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思考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弥漫在江河关隘之间,意境深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将对故人的思念、对仕途的感慨和对家乡的眷恋融合在一起,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

罗亨信

明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