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观莲

手植芙蓉尽放花,倚阑赏玩谩咨嗟。 亭亭翠盖擎仙掌,灼灼红妆绚彩霞。 十里薰风来几席,一帘香雾透窗纱。 淤泥杂处应难染,外直中通信可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濂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此处濂溪可能代指一个与周敦颐有关的地方,或者是有莲花生长的溪水边。
  • 咨嗟(zī jiē):叹息、赞叹。
  • 翠盖:指形如伞盖的绿叶。
  • (qíng):向上举、托住。
  • 仙掌:这里指荷叶的形状像仙人的手掌。
  • 灼灼:鲜明的样子。
  •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 (màn):徒然。

翻译

自己亲手种植的芙蓉花都尽数开放了,我倚着栏杆观赏游玩,不禁发出阵阵赞叹。那亭亭而立的翠绿荷叶如伞盖一般,好似托举着仙人的手掌;那鲜艳明媚的花朵如红妆般绚丽,仿佛灿烂的彩霞。十里的和暖微风吹到座位席上,一帘的花香雾气透过窗纱弥漫进来。生长在淤泥混杂之处却难以被污染,(它)外表笔直,内心通达,实在值得夸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濂溪边莲花盛开的美景以及莲花的高洁品质。诗的首联写诗人看到自己亲手种植的莲花绽放,流露出欣赏和赞叹之情。颔联通过对荷叶和荷花的形象描写,展现出它们的美丽和独特,“亭亭翠盖擎仙掌”将荷叶比作仙掌,形象地表现出荷叶的形状和神韵;“灼灼红妆绚彩霞”则用“灼灼”和“绚彩霞”突出了荷花的鲜艳和绚丽。颈联描写了和暖的风以及花香雾气,营造出一种惬意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欣赏莲花时的愉悦心情。尾联则以莲花生长在淤泥中却不被污染的特性,赞美了莲花的高洁品质,同时也借莲花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莲花的美丽与高洁完美地呈现出来。

罗亨信

明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