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太守所赠韵自遣

昔年为学莫参回,肯羡渊明归去来。 金榜题名联二甲,黄门忝职近三台。 经纶济世诚何补,献纳涂归愧不才。 越自谪居江海远,几回飞梦上金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回:shēn huí,意思是曾参和颜回,两人都是孔子的弟子,这里引申为反复思考、犹豫不决。
  • 忝职:tiǎn zhí,谦词,指愧居其职。
  • 三台:汉代对尚书、御史、谒者的总称,这里泛指高官。
  • 经纶济世: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
  • 献纳涂归:向朝廷进献忠言并回归。

翻译

过去做学问时从不犹豫不决,心羡陶渊明的归隐生活与洒脱态度。我科举考试金榜题名,位列二甲,在朝中担任官职,接近高位。用治国的才能来救世,可又觉得自己所做的实在微不足道,向朝廷进献忠言后回去,惭愧自己没什么才能。自从被贬谪到遥远的江海之地,好几次在梦中回到朝廷所在的金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罗亨信对自己人生经历和心境的表达。诗的首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求学时坚定态度的回忆,以及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心境。颔联叙述了自己科举高中并担任官职的经历,虽有一定成就,但语气中透露出谦逊。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经世济民的作用的反思,认为自己的努力或许成效不大,同时也对自己的才能表示了谦虚。尾联提到被贬谪到远方,只能在梦中回到朝廷,流露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和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感慨,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罗亨信

明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