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端阳日对酒写怀二首

· 苏葵
天涯人值天中节,独泛菖花酒旋添。 龙舫尽仍前日竞,鹗羹惟许近臣沾。 闲看羸豕愁阴长,静絷腾驹觉日炎。 五十七回如梦过,不应憔悴到苍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菖花:菖蒲花,端午节有插菖蒲的习俗。(菖:chāng)
  • 龙舫:装饰成龙形的船,这里指龙舟竞渡。
  • 鹗羹:用鹗鸟做的羹,在古代可能是一种珍贵的食物,此处指珍贵的菜肴。(鹗:è)
  • 羸豕:瘦弱的猪,比喻弱小或无能的人。(羸:léi)
  • :拴,捆。(絷:zhí)

翻译

我在天涯漂泊,正赶上端午节,独自斟上菖蒲酒,不断添加。龙舟竞渡的情景仍如前日那样,而珍贵的菜肴只允许近臣享用。悠闲地看着瘦弱的猪,忧愁着阴影渐长,静静地拴住奔跑的马驹,感觉天气炎热。五十七年如梦一般过去,不应该憔悴到胡须都变白了。

赏析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诗中通过描述自己在异乡过节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对世事的思考。诗人看到龙舟竞渡,想到珍贵菜肴只供近臣,暗示了社会的不公。诗中用“羸豕”和“腾驹”的形象,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强者的约束的期望。最后,诗人感叹时光匆匆,自己已经度过了五十七个春秋,不希望在岁月中变得憔悴。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关注,也有对人生的思索。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