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琼台胡宗周进士荣归
好事天地间,所得谁最多。
栽培有定理,造化谅匪他。
君如荆山玉,温栗加砻磨。
未论二酉空,经史精爬罗。
操履中规矩,文思加悬河。
天禄需英贤,发阶崇甲科。
兹当昼锦还,浩浩承恩波。
高堂奉卮酒,欢洽童颜酡。
从容效莱舞,怡悦屡笑嗟。
百里今破荒,方驾唐子过。
作诗追赠言,敢谓继东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栽培:培养造就人才。
- 造化:创造演化,指自然界的创造化育。
- 荆山玉:(jīng shān yù),传说中楚国的宝玉。常用来比喻优秀的人才。
- 温栗:温和而严谨。
- 砻:(lóng),去掉稻壳的农具,形状略像磨,多以木料制成。这里作动词,指打磨。
-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相传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 秦人在此隐居读书。后以此为博识、好学的典故。
- 爬罗:搜罗,广泛收集。
- 操履:操守,指平素所遵守的行为准则。
- 悬河:形容说话像河水下泻,滔滔不绝。
- 天禄:天赐的福禄,也指俸禄。
- 英贤:德才杰出的人。
- 发阶:指晋升的阶梯。
- 甲科:科举考试中进士的头等。
- 昼锦:富贵还乡。
- 卮酒:一杯酒。
- 酡:饮酒后脸色变红。
- 莱舞:表示孝养双亲。
翻译
在这天地之间的好事之中,谁所得到的最多呢?培养造就人才是有一定道理的,自然界的创造化育想必也不是其他原因。您就如同荆山的美玉,温和严谨又经过打磨。不说像在二酉山那样的博学好学,也是对经史典籍精心钻研搜罗。行为举止符合规矩,文思如同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朝廷需要德才杰出的人,通过科举甲等晋升的阶梯来选拔。如今您富贵还乡,浩浩荡荡地承受着皇恩的恩泽。在高堂上接受着一杯美酒,欢乐融洽中孩童的脸色都变红了。从容地效仿莱舞,愉悦的样子让人多次欢笑感叹。这百里之地如今打破了以往的荒寂,您的到来如同唐代的子路过此地一样。我写这首诗来追赠给您,怎敢说能比得上苏东坡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作者苏葵对胡宗周进士荣归之事进行了描述和赞美。诗的开头通过探讨天地间的好事,引出对胡宗周的培养和造化的肯定。接下来,诗人用一系列的比喻和描述,如将胡宗周比作荆山玉,赞扬他的优秀品质和才华,如温和严谨、博学好思、文思敏捷等。诗中还提到了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他荣归故里时所受到的荣耀和欢迎。在描写胡宗周荣归的场景时,诗中展现了欢乐融洽的氛围,如高堂奉酒、童颜酡红、从容效莱舞等,表现了人们的喜悦之情。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写诗赠言,虽不敢与苏东坡相比,但也表达了对胡宗周的美好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胡宗周的赞美和祝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成功者的尊重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