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日武陵山中送独露上人还雷峰参天然和尚

· 杨晋
曲唱谁家嗣阿灯,新篁今喜汝重能。 霜迷武岫人难别,雪冻玄崖屐好登。 依义笑同狐鬼垒,栖阴嗟与蝶螟朋。 凭将毒鼓敲云日,放得心安法亦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嗣阿灯:继承阿灯的衣钵,阿灯指禅宗祖师。
  • 新篁:新竹。
  • 武岫:武陵山的山峰。
  • 玄崖:深色的悬崖。
  • 依义:依照佛法教义。
  • 狐鬼垒:比喻世俗的迷惑和障碍。
  • 栖阴:栖息在阴凉处。
  • 蝶螟朋: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朋友。
  • 毒鼓:比喻佛法中的严厉教诲。
  • 心安法亦藤:心安即是佛法,藤指佛法如同藤蔓,能够攀附生长。

翻译

曲调传承自谁家,继承了阿灯的衣钵, 新竹今日欢喜,你重新获得能力。 霜雾迷蒙的武陵山峰,人们难以分别, 雪覆盖的深色悬崖,却是登攀的好地方。 依照佛法教义,笑着面对世俗的迷惑, 栖息在阴凉处,感叹与微不足道的事物为伴。 凭借佛法严厉的教诲,敲击云日, 放下心中的不安,佛法亦如藤蔓,让人心安。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杨晋在腊八日送别独露上人回雷峰参禅时所作。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霜迷武岫”、“雪冻玄崖”,表达了离别的艰难与佛法的深邃。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佛家术语和比喻,如“依义笑同狐鬼垒”、“毒鼓敲云日”,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世俗的超脱。

杨晋

杨晋,字子昼,一字二雪。香山人。明思宗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贡生,官兵部职方司主事,旋致仕归养。有《何慕台遗稿》。清光绪《香山县志》卷一一、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