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十六句寄君谦仪部奉寓怀思云山迢遥不我遐弃春鸿在望用傒好音
舣舟阊门下,揽衣涉南濠。
居人爱杨子,力任细书劳。
手校日弗给,续晷焚其膏。
坐令书满家,一一排干旄。
丽藻并奇字,史汉兼庄骚。
剖击无终穷,人徒识仪曹。
焉知漆雕意,古学非时髦。
有如万里鸿,妙与江云高。
又如幽兰芳,嫣然媚衡皋。
恭惟圣所传,慎此义利操。
明明君子心,道体求丝毛。
忧违乐乃行,不负人中豪。
巨舰乘安流,向尔空飞涛。
芸编亦自幸,非君孰吾遭。
岂若夸毗子,悻然立蓬蒿。
相去日已远,令我心郁陶。
故人颇谐寡,聊饮玉色醪。
题诗寄濠上,临风愧投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舣舟(yǐ zhōu):停船靠岸。
- 阊门(chāng mén):古代苏州城的西门。
- 揽衣:整理衣襟,准备行动的样子。
- 南濠(nán háo):苏州城南的水道。
- 杨子:人名,可能是指杨慎,明代文学家。
- 细书:细致地书写。
- 续晷(xù guǐ):继续工作到日落。
- 焚其膏:烧油点灯,指夜以继日地工作。
- 干旄(gān máo):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这里指书籍的排列整齐。
- 丽藻:华丽的文辞。
- 庄骚:庄子的《逍遥游》和屈原的《离骚》。
- 仪曹:官名,这里指杨子。
- 漆雕:古代的一种漆器工艺,这里比喻精细的学问。
- 时髦:时尚,流行。
- 幽兰:深谷中的兰花,比喻高洁。
- 嫣然:美好的样子。
- 衡皋(héng gāo):水边的平地。
- 圣所传:圣人所传授的道理。
- 义利操:对义和利的把握。
- 芸编:书籍。
- 夸毗子(kuā pí zǐ):自夸的人。
- 悻然(xìng rán):愤怒的样子。
- 蓬蒿(péng hāo):杂草,比喻平庸之地。
- 玉色醪(yù sè láo):美酒。
- 濠上:水边。
- 投桃:比喻送礼。
翻译
停船在阊门下,整理衣襟涉水过南濠。 居民喜爱杨子,他尽力于细致的书写工作。 手不停笔,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点灯工作。 使得书籍堆满家,一一排列整齐如干旄。 华丽的文辞与奇异的文字,史书与汉书,庄子的《逍遥游》和屈原的《离骚》兼而有之。 剖析与击打无休无止,人们只知道他是仪曹。 怎知他那漆雕般的精细学问,古学并非时尚。 他如同万里鸿鹄,与江上的云一样高妙。 又如幽谷中的兰花,美丽地绽放在水边的平地上。 恭敬地传承圣人所传授的道理,谨慎地把握义与利。 君子的心,追求道义的细微之处。 忧虑与违背之后,快乐才会真正地行走,不负人中的豪杰。 巨大的舰船乘着平静的水流,向你空飞起波涛。 书籍也自感幸运,若非你,谁能遇到我。 岂能像那些自夸的人,愤怒地站在杂草丛中。 相隔的日子越来越远,令我心中郁郁寡欢。 老朋友颇为和谐,暂且饮酒享受美酒。 题诗寄往水边,临风时感到愧疚,如同投桃报李。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杨子的敬佩与思念,通过描绘杨子勤奋治学的场景,展现了其深厚的学识和高洁的品格。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将杨子比作万里鸿鹄和幽兰,强调其超凡脱俗和清高自持。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古学的推崇和对时俗的不屑,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