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河打鱼行
霏霏晓雾古城低,竹压危桥渔艇迷。
此时月钩不落水,大鱼小鱼争出溪。
宿鹭憎人翻雪去,鹭沙尽被渔人踞。
飞罾十丈浪花浮,赤脚何妨多沮洳。
鱼惊迸散背尾驰,囊头戢戢交参差。
老人无缘救不得,飞红斫玉糜汤池。
鮹鲦泣釜沸声切,犹记芦根有残穴。
后身愿复灂前濡,洒子仍忧值江鳖。
魂归贝坻诉白龙,白龙鱼服泳寒风。
渔人捕得燔枯处,急雨打船帆影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霏霏:形容细雨纷飞的样子。
- 宿鹭:夜晚栖息的鹭鸟。
- 飞罾:一种用竹竿支撑的网,用于捕鱼。
- 沮洳:湿润的地方。
- 戢戢:形容鱼群密集的样子。
- 糜:烂,碎。
- 鮹鲦:一种小鱼。
- 灂:水声。
- 贝坻:水中的小岛。
- 燔:烧烤。
翻译
清晨的雾气细密地笼罩着古城,竹桥低垂,渔船在雾中迷失方向。此时月亮像钩子一样悬挂,没有落入水中,大鱼和小鱼争相从溪流中跃出。夜晚栖息的鹭鸟因人的打扰而飞走,鹭鸟的沙地被渔人占据。渔人用高大的网在浪花中捕鱼,赤脚站在湿润的地上也无妨。鱼群因惊吓而四散逃窜,密集地交错在一起。老人无力救助,只能看着鱼儿被捕杀,鱼肉在沸水中煮烂。小鱼的哭声在沸腾的锅中显得尤为凄切,还记得它们曾在芦苇根下的残穴中生活。它们希望来生能再次在水中自由游动,即使担心会被江中的鳖所害。灵魂归于水中的小岛,向白龙诉说,白龙化作鱼在寒风中游泳。渔人捕到鱼后在火上烧烤,急雨打在空无一物的船帆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晨渔人在雾气中捕鱼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冲突。诗中,“霏霏晓雾”和“竹压危桥”等描绘了清晨的静谧与神秘,而“大鱼小鱼争出溪”则生动地表现了鱼群的活跃。后文通过“宿鹭憎人”、“飞罾十丈”等描绘了渔人的捕鱼活动,以及鱼群的恐慌和无助。最后,通过“鮹鲦泣釜”和“魂归贝坻”等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同情和对捕鱼行为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对生命尊严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