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野堂夜集别仍次前韵

何处珠帘拥莫愁,笛床歌席近书楼。 金炉银烛平原酒,远浦寒星剡曲舟。 望里青山仍北郭,行时沟水向东头。 老怀不为生离苦,双泪无端只自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珠帘:用珍珠缀饰的帘子,形容华美。
  • 莫愁:古代女子名,此处可能指代美女或歌女。
  • 笛床:放置笛子的架子。
  • 歌席:歌唱的场所。
  • 书楼:藏书或读书的楼阁。
  • 金炉:华贵的香炉。
  • 银烛:银制的蜡烛,形容烛光明亮。
  • 平原酒:在平原上饮酒,指宴会。
  • 远浦:远处的江岸。
  • 寒星:寒冷的星星,形容夜晚的星空。
  • 剡曲舟:剡(yǎn)曲,古代地名,舟指小船,此处可能指远行的船只。
  • 望里:视线所及之处。
  • 北郭:北边的城墙,指城外。
  • 行时:行走的时候。
  • 沟水:小河。
  • 东头:东边。
  • 老怀:老年人的心情。
  • 生离:生别离,指分别。
  • 无端:无缘无故。

翻译

何处华美的珠帘围绕着莫愁女,笛声和歌声近在书楼旁。金炉中香烟缭绕,银烛照亮了平原上的酒宴,远处的江岸上,寒星点点,像是剡曲的小舟。视线所及的青山依旧在城北,行走时,小河的水向东流去。老年人的心情不为生别离而苦,但双泪却无缘无故地自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的离别场景,通过对华美环境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诗中“金炉银烛平原酒”与“远浦寒星剡曲舟”形成鲜明对比,前者繁华热闹,后者孤寂遥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结尾的“老怀不为生离苦,双泪无端只自流”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哀伤,即使心境已老,但情感依旧深沉。

程嘉燧

程嘉燧

明徽州府休宁人,侨居嘉定,字孟阳,号松圆。应试无所得,折节读书。工诗善画,又通晓音律。钱谦益罢归,筑耦耕堂,邀嘉燧读书其中。阅十年返休宁,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有《浪淘集》。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