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太常竹为刘太守题
平生最爱文湖州,挥毫落纸涵清秋。
胸中自有渭川在,高卧直轻千户侯。
太常亦曾乘五马,风致不在湖州下。
剪得吴淞水半江,顿觉姑苏纸增价。
瘦节矫矫虬龙形,细叶萧萧鸾凤翎。
清潭下照不见影,爽籁一披如有声。
我朝名笔忽到此,眼中潇湘无乃是。
冰缣欲赠谁可当,总说刘侯德相似。
刘侯治苏经五寒,挺然可比青琅玕。
雅操不为雪霜变,虚心肯受尘埃干。
汉室行将召循吏,几见春花逐时媚。
惟有清风似故人,头白相看不相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湖州:指文同,北宋画家,擅长画竹,曾任湖州知州。
- 渭川:指渭水流域,古代盛产竹子的地方。
- 千户侯:古代官职,指拥有千户以上封地的侯爵。
- 吴淞水:指吴淞江,流经苏州的一条河流。
- 姑苏纸:指苏州产的纸,以质地优良著称。
- 瘦节:指竹子的节,形容其细长。
- 矫矫:形容竹子挺拔有力。
- 虬龙形:形容竹子的形态像传说中的虬龙。
- 鸾凤翎:形容竹叶像凤凰的羽毛。
- 爽籁:指清脆的声音。
- 冰缣:指细绢,常用来作画。
- 青琅玕:形容竹子青翠如玉。
- 循吏:指遵循法度的官员。
翻译
我一生最喜爱文同的竹画,他挥毫作画,仿佛能涵括清秋的气息。他胸中自有渭水流域的竹林,高卧之时,对千户侯的权势也轻视。太常也曾乘五马出行,他的风致不亚于文同。他剪取吴淞江半江的水,顿时让苏州的纸张增值。竹子的节细长而有力,叶如凤凰的羽毛般细长。清澈的水中看不到竹影,但一吹风,仿佛能听到清脆的声音。我朝的名笔突然来到这里,眼前的潇湘景象莫非就是如此。我想赠送细绢画作,谁能配得上呢?总说刘侯的德行与之相似。刘侯治理苏州已有五年,他坚毅如青翠的竹子。他的品格不为雪霜所变,虚心不受尘埃的侵扰。汉室即将召见遵循法度的官员,几见春花随时代而媚俗。唯有清风似故人,白发相见不相弃。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文同的竹画艺术,并通过比喻和象征,将竹子的形象与刘太守的德行相提并论。诗中,“胸中自有渭川在”展现了文同深厚的艺术修养,“高卧直轻千户侯”则体现了他的超然物外。后文通过对竹子的细致描绘,如“瘦节矫矫虬龙形”、“细叶萧萧鸾凤翎”,传达了竹子的坚韧与高洁。最后,诗人将刘太守比作竹子,赞扬其坚守原则、不受外界影响的品格,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