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家徽之篁墩有晋循吏陈忠臣之祠第在焉土人尝更名黄以避巢贼之荼毒袭称至今仆近复篁墩之号而翰长镜川先生作十绝非之仆亦未敢以为是也谨次韵随章奉答幸终教之
庙中人物气如生,正字分明欲正名。
污蔑但知当自洗,高谈元不计谁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仆家徽之篁墩:指作者程敏政的家乡徽州篁墩。
- 晋循吏陈忠臣之祠:指晋代循吏(即廉洁的官员)陈忠臣的祠堂。
- 土人:当地人。
- 黄:此处指当地人为了避免贼害而改用的名字。
- 巢贼之荼毒:指贼寇的残害。
- 翰长镜川先生:指某位文人或官员。
- 十绝:指十首绝句。
- 污蔑:诬蔑,不实的指责。
- 高谈:高深的言论。
翻译
在我家乡徽州的篁墩,有一座晋代廉洁官员陈忠臣的祠堂,当地人曾改名为“黄”以避免贼寇的残害,这个称呼一直沿用至今。我最近恢复了“篁墩”的名称,但翰长镜川先生写了十首绝句来反对我的做法。我虽然不敢自以为是,但还是按照他的韵脚和了十首诗来回应,希望最终能得到他的教诲。
祠堂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正字分明,我正试图恢复其正确的名称。对于那些不实的指责,我必须自己来洗清,而对于那些高深的言论,我并不计较谁更精妙。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维护,以及对于正确历史名称的坚持。诗中,“庙中人物气如生”一句,既展现了祠堂的神圣与历史的厚重,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后两句则反映了作者面对争议时的坚定态度,即使面对高深的反对言论,也坚持自己的立场,展现了作者的自信与执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对家乡文化的深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题画册四时小景 》 —— [ 明 ] 程敏政
- 《 归田乐卷为彭彦充仪制赋 》 —— [ 明 ] 程敏政
- 《 次韵原博宾之舜咨鸣治赐宴联句 》 —— [ 明 ] 程敏政
- 《 与时翊大参若虚宪副同至胜果寺欲寻宋宫遗址雨不克往 》 —— [ 明 ] 程敏政
- 《 送马天禄给事赴云南佥事 》 —— [ 明 ] 程敏政
- 《 和吴亚卿道本得孙之作 》 —— [ 明 ] 程敏政
- 《 寄扬州杨成玉太守鲍栗之同知 》 —— [ 明 ] 程敏政
- 《 腊月八日以青布寿稚女月仙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