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宗侄节之仪曹味道卷

明道纪元岁,笃生两大儒。 道寄千载心,孰能味其腴。 吾宗有贤者,家在清溪隅。 力学厌口耳,铭言揭斋居。 如彼药石功,养兹山泽臞。 坐令膏馥间,一日沾赢馀。 森森好学论,烱烱定性书。 愿言终子身,续食留新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道纪元岁:指宋仁宗明道年间,即公元1032年至1033年。
  • 笃生:指诞生、出生。
  • 两大儒:指两位伟大的儒家学者。
  • 道寄千载心:道义寄托于千年不变的心志。
  • 味其腴:品味其精华。
  • 吾宗:我的家族。
  • 清溪隅:清澈的溪流旁。
  • 力学厌口耳:努力学习,不满足于表面的听闻。
  • 铭言揭斋居:将箴言刻在书房,以示警醒。
  • 药石功:比喻刻苦学习的效果。
  • 山泽臞:山间的隐士。
  • 膏馥:指学问的深厚和香气。
  • 沾赢馀:沾染并获得余下的精华。
  • 森森好学论:形容学问深厚,好学不倦。
  • 烱烱定性书:形容书籍内容明确,有助于培养性情。
  • 续食留新畬:继续耕种,保留新的田地。

翻译

在宋仁宗明道年间,诞生了两位伟大的儒家学者。他们的道义寄托于千年不变的心志,谁能品味其精华呢?我的家族中有一位贤者,他的家在清澈的溪流旁。他努力学习,不满足于表面的听闻,将箴言刻在书房,以示警醒。就像药物和石头的功效一样,他刻苦学习,成为山间的隐士。他的学问深厚,香气四溢,一天天沾染并获得余下的精华。他的学问深厚,好学不倦,书籍内容明确,有助于培养性情。愿他终身如此,继续耕种,保留新的田地。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家族中的一位贤者,他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品德高尚,好学不倦。通过对他学习态度和成果的描述,表达了对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儒家学者对于学问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于家族和后代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于学问和道德的崇高追求。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