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廷器冰雪盟卷
徂徕公,渭川子,孤射仙人相鼎峙。平生不啻刎颈交,冷面铁心无彼此。
天寒地折万木僵,满眼冰雪人走藏。三君独不改颜色,特立乾坤如雁行。
牡丹芍药谁主张,敢作花相称花王。毅哉三君渺何许,倏见精神照溪渚。
虚堂白日光射人,六月萧然不知暑。云湖陶生欲学文湖州,勾勒写此潇湘秋。
向闻去作海东客,更遣虬枝动池墨。兴来忽忆太守梅花孙,胸中春意万斛不可论。
水香月影久芜没,高足却在雷溪村。越国闻孙谙画诀,一见丹青识优劣。
红绿纷纷不直钱,重是三图比三绝。老我北行方治装,披图为了半日忙。
岁寒有盟谁可续,酒酣击节歌声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徂徕公:指汪廷器,徂徕为其号。
- 渭川子:可能指另一位友人,渭川为其号。
- 孤射仙人:可能指第三位友人,孤射为其号。
- 刎颈交:生死之交。
- 冷面铁心:形容性格刚强,不易动情。
- 雁行:像雁群飞行的样子,比喻排列有序。
- 花相:指牡丹芍药等花卉的尊称。
- 渺何许:何处,哪里。
- 倏见:忽然看见。
- 溪渚:溪中的小洲。
- 云湖陶生:指陶姓的画家,云湖为其号。
- 文湖州:指文同,北宋画家,擅长画竹,湖州为其籍贯。
- 虬枝:盘曲的树枝。
- 太守梅花孙:可能指某位太守的孙子,以梅花为号。
- 雷溪村:地名。
- 越国:指浙江一带。
- 丹青:绘画艺术。
- 三图:指三幅画。
- 三绝:指三幅画都非常出色。
- 治装:准备行装。
- 岁寒有盟:指在困难时期结下的深厚友谊。
- 击节:打节拍,形容激动或赞赏。
翻译
徂徕公、渭川子、孤射仙人,这三位朋友如同鼎立的三足,平生交情深厚,性格刚强,不易动情,不分彼此。天寒地冻,万木凋零,人们都躲藏起来,只有这三位朋友面不改色,像雁群一样有序地站立在天地间。牡丹芍药等花卉虽美,但在这三位朋友面前也显得无足轻重。他们的精神忽然在溪中的小洲上显现出来。虚堂中白日光照,六月里也感觉不到暑气。云湖的陶生想要学习文同的画技,勾勒出一幅潇湘秋景。听说他去了东海,又让盘曲的树枝在池墨中动起来。兴致来时,忽然想起太守的孙子梅花,胸中充满了万斛春意。水香月影早已消失,但高足却在雷溪村。浙江的孙子熟悉画诀,一看画就能分辨优劣。红绿纷纷的画作不值钱,重要的是这三幅画都非常出色。我正准备北行,看到这些画作,忙了半天。在困难时期结下的深厚友谊谁能继续,酒酣时打节拍,歌声悠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三位性格刚强、不易动情的朋友,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坚守自己的立场,不受外界影响。诗中通过对比牡丹芍药等花卉与这三位朋友的精神,突出了他们的特立独行和坚韧不拔。后文提到画家的画作和太守孙子的梅花,以及对画作的评价,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即将北行,但心中仍怀念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友情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沽头闸下歌 》 —— [ 明 ] 程敏政
- 《 浪淘沙 · 令四景乐道辞 》 —— [ 明 ] 程敏政
- 《 慕萱 》 —— [ 明 ] 程敏政
- 《 次韵原博宾之舜咨鸣治赐宴联句 》 —— [ 明 ] 程敏政
- 《 挽过野舟六绝 其二 》 —— [ 明 ] 程敏政
- 《 渡江至仪真是日微风不兴江水如镜与伯谐伯常缓酌微吟不觉至暮 》 —— [ 明 ] 程敏政
- 《 题刘廷问舍人所藏夏仲昭太常晴雨二竹 》 —— [ 明 ] 程敏政
- 《 题沈廷美尚宝所藏四烈妇图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