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昼阴:白天的阴凉。
- 清泉:清澈的泉水。
- 寒溜:寒冷的水流。
- 杳霭:深远而朦胧的云雾。
- 雷霆斗:雷声轰鸣,如同战斗。
翻译
高大的树木在白天投下阴凉,清澈的泉水发出寒冷的水流声。远处的村庄在朦胧的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有雷霆在其中轰鸣,如同激烈的战斗。
赏析
这首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与宁静的画面。通过“乔木生昼阴,清泉响寒溜”的描写,展现了树木的茂盛和泉水的清澈,营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氛围。而“前村杳霭中,大有雷霆斗”则巧妙地引入了远处的景象,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壮阔,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
董其昌的其他作品
- 《 太傅都尉万瞻明先生移居赐第诗以贺 》 —— [ 明 ] 董其昌
- 《 秋夜读书 》 —— [ 明 ] 董其昌
- 《 题仿黄子久画 》 —— [ 明 ] 董其昌
- 《 九日同姚纳言过张蓬玄中丞官署 》 —— [ 明 ] 董其昌
- 《 任丘道中观保甲法成口号寄王任仲明府 》 —— [ 明 ] 董其昌
- 《 董其昌跋张旭《古诗四帖》 》 —— [ 明 ] 董其昌
- 《 虎丘和许周翰太守四首 》 —— [ 明 ] 董其昌
- 《 广文有之任彭城者诗以赠行 》 —— [ 明 ]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