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都尉万瞻明先生移居赐第诗以贺

凌云材料化人营,锡瑞鸣珂意气生。 雅尚肯骄三太贵,恩华曾历四朝平。 悠然凤吹怀仙引,不尽鸿冥扈圣情。 十二楼台迷处所,惟馀星使得知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凌云:高耸入云,形容建筑物高大雄伟。
  • 化人营:指官员的府邸,这里特指万瞻明的新居。
  • 锡瑞:赐予吉祥。
  • 鸣珂:古代官员佩戴的玉饰,行走时发出声响,象征地位显赫。
  • 雅尚:高雅的品味。
  • 三太:指太师、太傅、太保,古代官职,代表极高的地位。
  • 恩华:恩宠和荣耀。
  • 四朝:指连续四个朝代,表示经历长久。
  • 凤吹:凤凰的鸣叫,比喻美好的音乐或声音。
  • 怀仙引:怀念仙人的引导,比喻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 鸿冥:鸿雁高飞,比喻志向远大。
  • 扈圣情:追随圣人的情感,表示忠诚和敬仰。
  • 十二楼台:指万瞻明新居中的建筑,形容其宏伟。
  • 星使:指朝廷派出的使者,这里指万瞻明。

翻译

万瞻明先生的新居高耸入云,如同仙人所建,赐予的吉祥和玉饰的声响彰显了他的意气风发。他的品味高雅,不以三太之贵为傲,恩宠和荣耀历经四朝而不衰。悠扬的音乐让人怀念仙人的引导,鸿雁高飞表达了对圣人的忠诚和敬仰。他的府邸楼台迷离,令人难以辨认,只有朝廷的使者才知道其名。

赏析

这首诗是董其昌为祝贺万瞻明先生移居新赐第所作,通过描绘新居的雄伟和万瞻明的尊贵地位,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凌云”、“化人营”、“鸣珂”等,展现了万瞻明的高雅品味和显赫地位。同时,通过“凤吹”、“鸿冥”等比喻,传达了对万瞻明高尚情操和忠诚品质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华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诗才和修养。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