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秋日杂书四首

烟火依微带近郛,鸡鸣驿路入平芜。 挽飞百道征军饩,市榷千缗算贾胡。 天寿蟠龙山竞拱,桑乾饮马水堪枯。 秋来节钺提封内,除却椎牛一事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依微:隐约,不明显。
  • (fú):城的外墙。
  • 鸡鸣驿路:指古代的驿站,这里指通往驿站的道路。
  • 平芜:平坦的草地。
  • 挽飞:牵引,这里指运输。
  • 征军饩(xì):军队的粮食。
  • 市榷:市场税收。
  • (mín):古代货币单位,一千文为一缗。
  • 算贾胡:计算商人的税收。
  • 天寿蟠龙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桑乾饮马水:桑乾河,饮马水可能指河边供马饮水的地方。
  • 节钺:古代官员出巡时所持的符节和斧钺,代表权威。
  • 提封:管辖的地区。
  • 椎牛:杀牛,这里可能指犒赏军士。

翻译

烟火隐约可见,靠近城的外墙,鸡鸣声中通往驿站的道路伸入平坦的草地。 运输百道,为军队征用粮食,市场税收达到千缗,计算着商人的税收。 天寿蟠龙山似乎在拱手致敬,桑乾河边饮马的水都快要枯竭。 秋日里,节钺所及的地区,除了犒赏军士杀牛之外,再无其他事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上谷地区的秋日景象,通过烟火、鸡鸣、驿路等元素勾勒出一幅边疆的日常生活图景。诗中“挽飞百道征军饩,市榷千缗算贾胡”反映了当时军粮运输和市场税收的繁忙景象,而“天寿蟠龙山竞拱,桑乾饮马水堪枯”则以山水的变化象征着边疆的艰苦和物资的匮乏。最后两句“秋来节钺提封内,除却椎牛一事无”则表达了边疆官员的职责和边疆生活的单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边疆的风貌,也透露出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

程可中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仲权。家贫,为童子师。从人借古书,挑灯夜读,遂博洽能为诗文。有《程仲权诗文集》。 ► 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