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小赤壁图
吾松山有九,俱以海为沼。
东海既以大,赤壁何当小。
风穴秘精灵,云门削鬼巧。
口鼻斗嶙峋,鳞甲成夭矫。
而我游齐安,何繇凌窈窕。
时平兵气销,霜落江声悄。
回思平原鹤,谁是枌榆鸟。
恰似黄池会,吴楚争可了。
将无山岳灵,端受里俗□。
归语东阳生,携筇事幽讨。
石言曾莫逆,壁观共枯槁。
田成琳球赋,屋用辛夷橑。
太守握红云,冠彼山谷好。
灵踪俨如旧,庞赘忽以澡。
嘉名公等锡,一壑从余保。
手写浪淘沙,峨眉雪可扫。
敢应北山招,终事东坡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吾松山:指作者家乡的山。
- 沼:池塘,这里比喻大海。
- 风穴:指山中的洞穴。
- 云门:指山中的门状地形。
-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 夭矫:形容山势曲折多姿。
- 齐安:地名,今湖北黄冈。
- 繇:通“由”,通过。
- 窈窕:深远的样子。
- 枌榆:指白榆,这里比喻平凡的事物。
- 黄池会:历史事件,指春秋时期吴国和楚国在黄池的会盟。
- 筇:一种竹子,可做手杖。
- 莫逆:形容关系非常好,无话不谈。
- 壁观:指在壁前静坐冥想。
- 辛夷橑:用辛夷木做的椽子。
- 红云:比喻红色的官服。
- 庞赘:多余的东西。
- 浪淘沙:指画中的海浪。
- 峨眉雪:指峨眉山的雪。
- 北山招:指北山的邀请。
- 东坡考:指苏轼的学问。
翻译
我家乡的山有九座,都以海为池塘。东海已经很大,赤壁怎能小呢?山中的洞穴隐藏着神秘的精灵,云门削刻着鬼斧神工的巧妙。山石突兀重叠,山势曲折多姿。而我游历齐安,如何能到达那深远之地?时局平静,兵气消散,霜降时江水声悄然。回想起平原上的鹤,谁是平凡的白榆?就像黄池会盟,吴楚争霸何时了结?难道山岳的灵气,真的被世俗所束缚?回去告诉东阳的朋友,带着手杖去探寻幽深之处。与山石对话,关系非常好,在壁前静坐冥想,共同枯槁。田地收成如琳琅满目的赋税,房屋用辛夷木做椽子。太守穿着红色的官服,冠绝山谷之美。灵异的踪迹依然如旧,多余的东西忽然被洗净。美好的名字由你们赐予,这一壑之地由我守护。亲手写下海浪的淘洗,峨眉山的雪可以扫除。敢于回应北山的邀请,最终从事东坡的学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深情和对时局的感慨。通过对比东海与赤壁的大小,展现了自然的壮阔与人的渺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风穴秘精灵”、“云门削鬼巧”等,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同时,通过对时局的描写和对历史的回顾,抒发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争霸的厌倦。整首诗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