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效长庆律体即事与高文倩
蛾眉蟾月两婵娟,忆遇如花胜会仙。
近逐歌喉须闯席,遥开笑靥待过船。
灯前坠马妆仍好,酒后惊鸿态更偏。
才调直欺文字饮,风骚横逞士夫筵。
闲偎钏迹圆留面,戏剧鞋痕曲印肩。
并背银缸和影坐,对拢香袖熨寒眠。
曾教狂客宵挝鼓,爱着妖童夜辊弦。
笑语偷分鹦舌巧,齿牙明斗贝光鲜。
随车每及霜垂地,送棹何辞雨满天。
累月朱门添酒宴,连朝彩笔废诗篇。
邀来便觉欢无价,忆却方知会有缘。
断送半生心似铁,被君赚作有情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蛾眉: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形容女子美貌。
- 蟾月:指月亮,因传说月中有蟾蜍而得名。
- 婵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如花:形容女子美貌如花。
- 闯席:指不请自来地参加宴席。
- 笑靥:指女子脸上的酒窝,也指笑容。
- 坠马妆: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髻样式,形似坠马。
- 惊鸿:形容女子轻盈美丽的姿态。
- 才调:指才情和风度。
- 文字饮:指文人饮酒作诗的聚会。
- 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泛指诗文。
- 士夫筵:指文人士大夫的宴席。
- 钏迹:指女子手腕上戴的镯子留下的痕迹。
- 戏剧鞋痕:指戏剧中演员鞋子的痕迹。
- 银缸:指灯盏。
- 香袖:指女子的衣袖,因常带有香气而得名。
- 狂客:指放荡不羁的人。
- 妖童:指美貌的少年。
- 辊弦:指弹奏弦乐器。
- 鹦舌:比喻说话伶俐,能说会道。
- 贝光:指牙齿的光泽。
- 随车:指随行的车辆。
- 送棹:指送行船只。
- 朱门:指富贵人家的门户。
- 彩笔:指用来写诗作画的笔。
- 有情颠:指因情而痴狂。
翻译
美丽的眉毛和明亮的月光都是那么美好,回忆起遇见你就像遇到了仙女一样。 最近追逐着歌声不请自来地参加宴席,远远地露出笑容等待你的船只经过。 灯下你的坠马妆依然好看,酒后你的姿态更加迷人。 你的才情和风度足以在文人饮酒作诗的聚会中脱颖而出,你的诗文在文人士大夫的宴席上也显得格外出色。 闲暇时你的手腕上镯子留下的痕迹圆圆地留在脸上,戏剧中演员鞋子的痕迹曲曲折折地印在肩上。 我们背对着灯盏和影子坐着,对着拢起的香袖温暖地入睡。 曾经让放荡不羁的人在夜晚敲鼓,喜欢看美貌的少年在夜晚弹琴。 笑语中偷偷学会了说话伶俐,牙齿的光泽在明亮的斗中显得格外鲜明。 随行的车辆每当霜降时就会到达,送行的船只也不怕雨水满天。 几个月来富贵人家的酒宴不断,连日来彩笔也荒废了诗篇。 邀请你来便觉得欢乐无价,回忆起来才知道我们之间有缘。 半生的心意坚如铁石,却被你赚得因情而痴狂。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高文倩相遇的美好回忆,通过对女子美貌、才情和两人间欢乐时光的生动刻画,表达了深深的倾慕和留恋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蛾眉蟾月”、“如花胜会仙”等,既展现了女子的绝美风姿,又暗示了两人相遇的非凡意义。后文通过对宴席、妆扮、才情等方面的描写,进一步以细节渲染了女子的魅力和两人间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美好情感的追求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