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祭告泗州祖陵感思高皇功德之大恭赋

明明我祖迈羲轩,圣德神功岂有前。 天地不知高厚极,图书重与洛河诠。 显谟已入诸司掌,精蕴还须识大贤。 典礼微臣何以颂,惟勤稽首祝尧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命:接受命令。
  • 祭告:祭祀并报告。
  • 泗州:地名,今江苏省泗洪县一带。
  • 祖陵:祖先的陵墓。
  • 高皇:对皇帝的尊称,这里指明朝的某位皇帝。
  • 功德:佛教用语,指做的好事和积累的善行。
  • 迈羲轩:超越古代圣王羲和轩辕。
  • 圣德:至高的道德品质。
  • 神功:非凡的功绩。
  • 天地:宇宙万物。
  • 图书:指古代的典籍。
  • 洛河:古代河流名,这里指洛河所出的《洛书》。
  • 显谟:显赫的谋略。
  • 诸司掌:各部门的管理。
  • 精蕴:深奥的道理。
  • 识大贤:认识和尊重贤能之人。
  • 典礼:礼仪和仪式。
  • 微臣:谦称,指自己。
  •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 祝尧年:祝愿如同尧帝时代那样的太平盛世。

翻译

我接受命令去祭祀并报告泗州的祖陵,感慨高皇的功德之大,恭敬地赋诗一首。

我伟大的祖先超越了古代的羲和轩辕,他们的圣德和神功是前所未有的。 宇宙万物都无法衡量他们的高尚和深厚,古代的典籍和《洛书》再次诠释了他们的伟大。 显赫的谋略已经被各部门所掌握,深奥的道理还需要贤能之人来认识。 作为微臣的我该如何颂扬呢?只能勤奋地跪拜,祝愿如同尧帝时代那样的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明朝某位皇帝的崇敬之情,通过赞美其超越古代圣王的圣德和神功,体现了对其功德的无限敬仰。诗中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如“迈羲轩”、“图书重与洛河诠”,增强了语言的庄重和深邃。结尾处表达了自己的谦卑和对国家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忠诚和敬业的品质。

杨起元

明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 2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