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嘅(kǎi):叹息。
- 孺子:指徐孺子,东汉时期的隐士,以清贫著称。
- 托慕:寄托仰慕之情。
- 农功:农事,农业劳动。
- 絮酒:用棉絮包裹的酒,古代用于祭祀。
- 德音:美好的名声。
- 隐节:隐居的节操。
- 邦程:国家的法度。
- 墓寄:墓地所在。
- 湖虚:湖面空旷。
- 曲江铭:曲江的碑文,曲江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古代文人常在此留下诗文。
翻译
叹息往昔南州的士人,只留下了徐孺子的名声。 他自甘贫穷与卑微,寄托着对圣人清廉的仰慕。 直接回答农事的询问,遥遥地带着絮酒前往祭祀。 他的美好名声留给了郡守,隐居的节操与国家的法度相符。 墓地寄托在幽深的千林之中,湖面空旷如明镜一般清澈。 悠悠地怀念古时的遗恨,读尽了曲江的碑文。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南州士人徐孺子的回忆,表达了对清贫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古代士人高尚品德的怀念。诗中“自甘贫且贱,托慕圣之清”体现了徐孺子清廉自守的生活态度,而“德音遗郡牧,隐节与邦程”则强调了他的名声和节操对后世的影响。结尾的“悠悠怀古恨,读尽曲江铭”则抒发了对古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曲江文化的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古代士人精神的追思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