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有感二首其二

· 杨基
啼鸟匆匆变物华,雨池科蚪渐成蛙。 青鞋谩踏闲边草,白发羞簪醉里花。 此日骅骝思苜蓿,当时鹦鹉唤琵琶。 遥怜箫鼓追游地,荠麦青青已没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科蚪:即蝌蚪,指青蛙的幼体。
  • 谩踏:随意踩踏。
  • :古代用来固定发髻或冠帽的一种长针,这里指佩戴。
  • 骅骝:古代良马名,这里比喻英俊的人才。
  • 苜蓿:一种植物,古代常用来喂养马匹。
  • 鹦鹉:一种能模仿人言的鸟。
  • 琵琶:一种弦乐器。
  • 荠麦:荠菜和麦子。
  • 没鸦:指乌鸦飞过,不见踪影。

翻译

春天的鸟儿匆匆鸣叫,万物变化迅速,雨池中的蝌蚪渐渐长成了蛙。我穿着青鞋随意踩踏着闲散的草地,白发之身羞于佩戴醉意中的花朵。今日的良马思念着苜蓿,而当时的鹦鹉却唤起了琵琶的回忆。遥想那些箫鼓声中的游乐之地,荠菜和麦子青青一片,乌鸦飞过已不见踪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暮时节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诗中“啼鸟匆匆变物华”一句,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又隐喻了时间的无情。后文通过对“青鞋谩踏闲边草”和“白发羞簪醉里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结尾的“遥怜箫鼓追游地,荠麦青青已没鸦”则深化了对过往欢乐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