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

· 杨基
花时无处不黄鹂,偏到垂杨着意啼。 人立晚风携便面,马临春水惜障泥。 踏歌趁拍催腔急,旋舞回身应节齐。 遥想故山行乐地,紫苔侵遍十年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携便面:手持扇子。
  • 障泥:马鞍下的垫子,用来遮挡泥土。
  • 踏歌:边走边唱,以脚踏地为节拍。
  • 旋舞:旋转舞蹈。
  • 应节:随着音乐的节奏。
  • 故山:故乡的山。
  • 紫苔:一种生长在潮湿地方的植物,常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陈旧。

翻译

春天里,到处都是黄鹂的歌声,它们特别喜欢在垂杨树上尽情地啼鸣。我站在晚风中,手持扇子,马儿临近春水,却舍不得弄脏了马鞍下的垫子。人们边走边唱,随着节拍加快了腔调,旋转舞蹈时,动作整齐划一,与音乐节奏完美契合。遥想故乡的山中,那些快乐的时光,如今已被紫苔覆盖,十年前的题字也已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山中的生机盎然和诗人的怀旧之情。诗中,黄鹂的啼鸣、垂杨的绿意、晚风的轻拂、春水的波光,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景图。诗人通过“踏歌”、“旋舞”等生动描绘,展现了人们欢乐的场景。结尾处,诗人遥想故山,紫苔侵遍的景象,透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故乡的眷恋。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