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

云穿石榻丹书湿,亭枕泉崖白昼闲。 樽酒相看浑不厌,知君原是见真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书:指红色的字迹。
  • 樽酒: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酒。
  • 浑不厌:一点也不厌倦。
  • 见真山:领悟到山的真谛。

翻译

云雾穿透石榻,使得红色的字迹似乎湿润,亭子依傍着泉边的悬崖,白昼里显得格外闲适。 我们相对而坐,举杯共饮,彼此之间一点也不感到厌倦,因为我知道你已经领悟到了山的真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中闲适的画面,通过“云穿石榻”和“亭枕泉崖”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和谐。后两句表达了与知己相聚的愉悦,以及对山景深层次理解的共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

杨继盛

杨继盛

明保定府容城人,字仲芳,号椒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改兵部员外郎。大将军仇鸾畏俺答,请开互市市马,欲与媾和。继盛以为鸾耻未雪而议和示弱,大辱国,上疏弹劾。被贬狄道典史。后起用为诸城知县,迁刑部员外郎。严嵩欲引为羽翼,复改兵部武选司。而继盛以为嵩之奸甚于鸾,抵任甫一月,即上疏劾嵩十大罪,世宗大怒,下狱三年,终于被杀。隆庆时追谥忠悯。有《杨椒山集》。 ► 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