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平吴录

· 杨慎
庚申胡运卜终一,斗野惊看伏鳖悬。 九四由来真海孽,万三未必是天钱。 可怜槎史婴龙日,又见胥台走鹿年。 管乐谁将饶介许,孟兼遗恨醉樵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申:此处可能指特定的年份,庚申年。
  • 胡运:指北方民族的命运或运势。
  • 卜终一:预测结束,意味着某种命运或时代的终结。
  • 斗野:指天空中的星斗,这里可能比喻为天象。
  • 伏鳖:比喻隐藏的危险或不祥之兆。
  • 九四:可能指某种特定的编号或顺序,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
  • 海孽:海中的妖孽,比喻巨大的灾难或祸害。
  • 万三:可能指某种特定的编号或顺序,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
  • 天钱:天赐的财富,比喻极大的幸运或财富。
  • 槎史:可能指某种历史记载或传说中的人物。
  • 婴龙:可能指某种与龙相关的传说或事件。
  • 胥台:古代传说中的地名,可能指某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 走鹿:比喻政权更迭或社会动荡。
  • 管乐:指管仲和乐毅,两位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饶介:可能指某种评价或比较。
  • 孟兼:可能指某种历史人物或事件。
  • 醉樵篇:可能指某种文学作品或传说。

翻译

庚申年预示着北方民族的命运即将终结,天象中惊现伏鳖之兆,预示着不祥。 九四号事件如同海中的妖孽,预示着巨大的灾难,而万三号事件未必是天赐的财富。 可怜的槎史在婴龙之日,又见证了胥台之地政权更迭的动荡年份。 管仲和乐毅这样的伟人,谁会将他们与饶介相比呢?孟兼对于醉樵篇的遗恨,令人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慨。诗中“庚申胡运卜终一”和“斗野惊看伏鳖悬”描绘了天命的终结和预示不祥的天象,而“九四由来真海孽”和“万三未必是天钱”则通过对比,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后两句则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现实动荡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