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气:云雾,雾气。
- 蓬莱:神话传说中的神山名,常泛指仙境。(蓬:péng)
- 天书:帝王的诏敕。
- 频诏:屡次下诏。
- 盛业:盛大的功业。
- 道自隆:道德自然兴盛。
- 万象森罗: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翻译
云雾之气使得去往蓬莱仙山的路似乎就要通畅了,仙人只居住在华丽的宫殿之中。 帝王的诏书频繁下达,然而这人却依然懒散,他那盛大的功业让人长久仰望,其道德自然兴盛。 月亮从湖心升起,秋水清澈明净,仙鹤飞回亭畔,这里正在举办着喜庆的寿宴。 在这天地间各种景象纷纷罗列之处,(他)并不羡慕炼丹求仙的葛洪。
赏析
这首诗意境优美,富有仙家气息和对人物的赞美。首联通过“云气”“蓬莱”“仙人”“玉堂”等词语,营造出一种神秘、超凡的氛围,仿佛所写之人处在仙境之中。颔联描述了此人虽然接到多次诏书却依然保持着一种闲适的态度,同时强调了他的盛业和道德的高尚。颈联以“月起”“秋水净”“鹤归”“寿筵红”等景象,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喜庆的画面。尾联则通过与葛洪炼丹求仙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此人的不凡,表明他并不追求虚幻的仙道,而是在世间展现出自己的价值。整首诗用词精妙,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主人公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
释今无的其他作品
- 《 之连阳乞食至焕之元戎镇中先成二律 》 —— [ 明 ] 释今无
- 《 送高文斗景侯昆仲随尊人总戎归籍汉阳 》 —— [ 明 ] 释今无
- 《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追惟旧境缀之以词 》 —— [ 明 ] 释今无
- 《 寄贺胡正庵明府晋云南邓川州牧 》 —— [ 明 ] 释今无
- 《 泊始兴城下 》 —— [ 明 ] 释今无
- 《 喜彭退庵吏部典试粤东 》 —— [ 明 ] 释今无
- 《 送萧柔以参戎归溽城柔以求去官而两台不可 》 —— [ 明 ] 释今无
- 《 先博山老祖于天启甲子书予贱名留从容庵壁间已五十年矣佛生老上座于甲寅七月归之于予作此谢之 》 —— [ 明 ] 释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