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疫疠(yì lì):指瘟疫。
- 饥荒:庄稼收成很差或颗粒无收,导致人们面临饥饿的状况。
- 暴骨:暴露的尸骨。
- 束薪:捆扎起来的柴木。
- 斗粟:一斗粟米。
- 长民:为民之长,指地方长官。
翻译
疫病和饥荒接连不断地发生,成千上万的乡民无辜死去。 到处都有漂浮的尸体和暴露的尸骨,家家户户都没有捆扎好的柴木和一点粮食。 只因为后来的政令和以前的政令不同,导致现在的吴地已不是过去的吴地了。 我要告诉地方长官应当自我责备,不要把这灾祸归咎于天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悲惨景象,疫病和饥荒肆虐,百姓大量死亡,生活极其困苦。诗中通过“浮尸暴骨处处有,束薪斗粟家家无”这样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同时,诗人指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政令的变化,对当时的统治阶层进行了批判,认为地方长官应该对此负责,而不是将责任推给天命。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