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英通政母八十
银台先生发如漆,太君高堂新八十。
朝回迎客花底揖,花枝拂衣红一色。
折花奉觞拜膝席,君家太君藐姑射。
太君沾醉朱颜溢,鸾笙入房侍儿掖。
后堂歌声綵云隔,主人留宾还促席。
青衣传语催劝客,太君万寿客无出。
从此年年作生日,记取明朝是重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银台:(yín tái) 指通政使司,王汉英的官职所在。
- 太君:旧时对年长女性的尊称,这里指王汉英的母亲。
- 藐姑射(miǎo gū yè):出自《庄子·逍遥游》,在诗中用来形容人的容貌美丽,气质超凡。
- 觞(shāng):古代酒器。
- 膝席:古人跪坐时用以铺在地上的席子,这里指跪在席上,表示尊敬。
- 掖(yè):搀扶。
- 綵云隔:形容歌声优美动听,仿佛隔着彩云传来。
- 促席:坐席互相靠近。
翻译
通政使王汉英先生头发乌黑,他的母亲高堂已八十高龄。 从朝堂回来迎接宾客,在花底作揖行礼,花枝轻拂衣裳,一片红色。 折下花朵捧着酒杯,在膝席上向母亲行礼敬献,您家的母亲如藐姑射仙子般美丽。 太君微醉面色红润,笙歌响起,侍儿搀扶着她进入房内。 后堂传来的歌声如彩云之隔般美妙,主人挽留宾客并催促大家靠近坐席。 青衣传话催促劝请宾客,祝福太君万寿无疆,宾客纷纷表示不出门也要为太君庆寿。 从此每年都要为太君过生日,记住明天是农历七月初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王汉英通政母亲八十寿辰的喜庆场景。诗的开头通过描写王汉英的年轻外貌和母亲的高寿,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家族的兴盛。接着详细描述了祝寿的场景,如在花底迎客、折花奉觞、太君沾醉等,烘托出欢乐祥和的氛围。诗中用“藐姑射”来形容太君的美丽,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超凡的气质。后堂的歌声美妙,主人的热情挽留,以及宾客们的祝福,都表现出了这场寿宴的热闹和温馨。最后提到每年都要为太君过生日,并点明寿辰是农历七月初七,使这个特殊的日子更加令人难忘。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生动地展现了祝寿的欢乐情景和人们对长寿幸福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