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先生归田八景为赋其四三顾书台

· 顾清
云表三青巘,萧生昔栖迟。 缃素久已散,荒台仍故基。 落日循岭圃,逍遥面崔嵬。 当年选幽胜,花竹绕阶墀。 千龄亦未远,俯仰有馀悲。 勿讶岩居子,缅想希安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表:云外,天外。读音:(yún biǎo)
  • 青巘:青翠的山峰。读音:(qīng yǎn)
  • 栖迟:游玩休憩。
  • 缃素:书卷、书籍。读音:(xiāng sù)
  • 幽胜:幽静而优美的地方。
  • 阶墀:台阶。读音:(jiē chí)
  • 千龄:千年,极言时间长久。
  • 俯仰:表示时间短暂。
  • 岩居子:隐居在山岩中的人。
  • 缅想:遥想,追思。
  • 希安期:希望像安期生那样得道成仙。安期,传说中的神仙。

翻译

天外有三座青翠的山峰,萧先生过去曾在此游玩休憩。 书籍早已散失,荒芜的书台依然保留着原来的基础。 落日沿着山岭的园圃移动,我逍遥自在地面对着高大险峻的山峰。 当年选择这幽静优美的地方,鲜花翠竹环绕着台阶。 千年的时间也并非遥远,转瞬之间让人产生许多悲伤。 不要惊讶我这个隐居山岩中的人,我遥想着能像安期生那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充满文化气息但如今已荒芜的地方,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云表三青巘,萧生昔栖迟”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古人曾在此的情景。“缃素久已散,荒台仍故基”则表现了时光的变迁,书籍散失,书台荒芜,但基础仍在,引发人们对往昔的回忆。“落日循岭圃,逍遥面崔嵬”写出了诗人在这一环境中的逍遥自在,同时面对高大的山峰,又增添了一种雄伟的气势。“当年选幽胜,花竹绕阶墀”描绘了当年此地的优美,与现在的荒芜形成对比。“千龄亦未远,俯仰有馀悲”表达了时间虽然久远,但在短暂的人生中,这种变化仍然让人感到悲伤。最后两句“勿讶岩居子,缅想希安期”,则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神仙境界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超脱态度。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变迁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