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惆怅(chóu chàng):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金微:山名,泛指西北边地。
- 威蕤(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
翻译
心中满是懊恼,在春园久坐仍未归去,明月伴着梦境去到西北边地。裁剪罗衣时自觉轻盈得仿佛能言语,幻化成吏员什么时候才能如蝴蝶般舞动彩衣。尚未戴上发髻便自惭不如茉莉,长久凝聚香汗又愧对蔷薇。繁茂的花影在秋日的光线下显得单薄,与东篱的菊花一并绽放,色彩同样鲜美。
赏析
这首诗以蝴蝶花为主题,通过描绘作者在春园中的感受以及对蝴蝶花的想象,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诗的首句“惆怅春园坐未归”,奠定了一种略带忧愁的基调。接下来的“月明随梦到金微”,则将思绪引向了遥远的边地,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氛围。
“剪罗自觉轻能语,化吏何当幻舞衣”,这两句运用了奇特的想象,把蝴蝶花比作能言语的轻盈罗衣,又想象其如吏员幻化成能舞动的彩衣,富有浪漫色彩。
“未上搔头惭茉莉,长凝香汗愧蔷薇”,通过与茉莉和蔷薇的对比,表现出蝴蝶花的独特之处,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蝴蝶花的赞美。
最后一句“威蕤日影秋光薄,一并东篱色共菲”,描绘了蝴蝶花在秋日阳光下繁茂的景象,以及它与东篱菊花共同绽放的美丽画面,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意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蝴蝶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
释今无的其他作品
- 《 喜彭退庵吏部典试粤东 》 —— [ 明 ] 释今无
- 《 天老人以予开法海幢见命澹归随投贺章次韵答之 》 —— [ 明 ] 释今无
- 《 壬寅春三月石鉴覞弟奉师命入阊门为先师翁乞塔铭于钱牧斋先生赋此为赠 》 —— [ 明 ] 释今无
- 《 晓发杨村 》 —— [ 明 ] 释今无
- 《 辽海舟中 》 —— [ 明 ] 释今无
- 《 送张稚公赴北雍 》 —— [ 明 ] 释今无
- 《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追惟旧境缀之以词 》 —— [ 明 ] 释今无
- 《 甲寅秋日予客金陵景尚道兄出宰栗阳正欲趋贺忽有王师入镇予随之归岭欲乞路费于知己用寄此什 》 —— [ 明 ] 释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