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老人以予开法海幢见命澹归随投贺章次韵答之
穷愁无计对春江,肘后谁传不死方。
欲尽半腔牛马血,未成千尺水云幢。
但存佳句吟清夜,依旧孤行向路旁。
若把瓣香烧出去,门庭从此恐无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法海幢(chuáng):佛教用语,此处指法会。
- 穷愁:穷困愁苦。
- 肘后:随身携带的意思,常指随身的医书或秘方。
- 水云幢:佛教中代表佛法的旗帜,这里形容佛法的高深和宏大。
- 瓣香:表示敬意的香,这里指对佛法的敬意。
翻译
我面对春江感到无比穷困愁苦,无奈之中没有找到能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死方找不到能摆脱穷困愁苦的妙法)。想要用尽自己半腔如牛马般勤苦劳作的热血,却也未能成就千尺高的代表佛法的宏大旗帜。只能留存下一些好的诗句在清静的夜晚吟诵,依旧独自一人行走在路旁。如果把表示敬意的香烧出去(如果我轻易地表示对佛法的敬意),这门庭恐怕从此就会失去光彩。
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对佛法的思考。诗的开头,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穷困愁苦和对解决办法的渴望,“穷愁无计对春江,肘后谁传不死方”,体现了一种无奈和迷茫。接下来,“欲尽半腔牛马血,未成千尺水云幢”,表明了作者虽然努力付出,但尚未达到理想的境界,这里既有对自己努力的感慨,也有对佛法高深的敬畏。“但存佳句吟清夜,依旧孤行向路旁”,则体现了作者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坚持,同时也暗示了他在追求佛法的道路上的孤独。最后,“若把瓣香烧出去,门庭从此恐无光”,这句话富有深意,可能是在表达对佛法的敬重和谨慎,认为如果轻易地对待佛法,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自身处境和对佛法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