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碧叶:碧绿的叶子。
- 寥廓(liáo kuò):空旷深远的样子。
- 空濛:迷茫的样子。
- 丹峰:红色的山峰,这里可能指美好的景致。
- 黄茅:茅草,这里指荒地。
翻译
碧绿的叶子从枝头飘落,明月挂满树梢,西郊充满了十分的寒意。目光所及,空旷深远,没有人到达这里,迷蒙的树影间有仙鹤在此筑巢。懒得去那美好的山峰消磨白日时光,只愿随着雪路踏上那片荒草地。这种情感还没有完全消磨殆尽,千年来的尘世之事足以成为自我解嘲的谈资。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诗的前两句通过“碧叶辞枝”“月满梢”“寒色”等描写,展现了西郊的寒冷与寂静。接下来,“目穷寥廓无人到,影隔空濛有鹤巢”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空旷和寂寥,只有仙鹤在此栖息,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懒向丹峰消白日,閒随雪路踏黄茅”则表达了诗人一种超脱、闲适的心境,不愿意去追逐繁华美好的景致,而是选择在荒僻的地方漫步。最后一句“此情尚未消磨尽,千古尘埃足解嘲”,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一种洞察和超脱的态度,认为尘世的纷扰都可以成为自我解嘲的素材,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念。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
释今无的其他作品
- 《 黄端四大士祝词 其一 》 —— [ 明 ] 释今无
- 《 寿池月 》 —— [ 明 ] 释今无
- 《 海珠寺 》 —— [ 明 ] 释今无
- 《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上横冈 》 —— [ 明 ] 释今无
- 《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 —— [ 明 ] 释今无
- 《 重九前三日彭退庵诠部汪汉翀水部招同王象先朱监师张雏隐梁芝五游蒲涧寺分赋得士字 》 —— [ 明 ] 释今无
- 《 雨气 》 —— [ 明 ] 释今无
- 《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追惟旧境缀之以词 》 —— [ 明 ] 释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