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无因乞食见高幡,村落萧条动世尊。
偶策竹筇趋客舍,倒迎草履失山门。
莺啼绿树声初滑,兴引红云日未昏。
独酌浊醪閒引领,海天碧尽自无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竹筇(qióng):一种竹子做的手杖。
- 草履:用草编织的鞋子。
- 醪(láo):浊酒。
翻译
因为没有缘故去乞食而见到高高的幡旗,村落萧条的景象使世尊为之触动。偶然拄着竹杖走向客舍,匆忙迎接时穿着的草鞋都丢在了山门前。黄莺在翠绿的树上啼叫,声音起初还很圆润;兴致被天边的红云引发,太阳还未落山。独自斟上一杯浊酒,悠闲地伸颈远望,海与天呈现碧色,尽头处自然地没有痕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众人出游的情景以及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无因乞食”“村落萧条”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氛围,可能暗示着某种世事的无常或人生的感慨。颔联描述了诗人匆忙的行动,表现出一种急切的心情。颈联以莺啼和红云烘托出美好的氛围,同时也体现出诗人的兴致颇高。尾联中诗人独酌浊酒,远望海天,展现出一种闲适而悠远的心境,“海天碧尽自无痕”给人以广阔、宁静的美感,也可能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既有对外部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感受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