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登驭涛阁分得宽字

閒从支许倚危阑,澹荡春风纵目宽。 东注洪波归控驭,北迷烟树望瀰漫。 侵云双塔崚嶒出,背日千帆转侧看。 今古沧桑成梦幻,画图舒卷且盘桓。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驭涛阁:楼阁的名称。
  • 支许:晋代高僧支遁和高士许询的并称,这里借指一同游赏的友人。
  • 危阑:高栏。
  • 澹荡(dàn dàng):舒缓荡漾,形容春风的样子。
  • 纵目:放眼远望。
  • 控驭:控制驾驭。
  • 瀰漫(mí màn):充满,布满。
  • 侵云:直入云霄。
  • 双塔:指两座高耸的塔。
  • 崚嶒(léng céng):高峻突出的样子。
  • 背日:背对着太阳。
  • 千帆:众多的帆船。
  • 转侧:辗转移动。
  • 盘桓(pán huán):徘徊,逗留。

翻译

闲暇时与友人倚靠着高高的栏杆,春风舒缓荡漾,让人放眼远望时感到心境开阔。滔滔东去的洪波仿佛可以被控制驾驭,向北望去,烟雾笼罩的树木迷蒙不清,一片弥漫之景。直入云霄的双塔高高耸立着,背对着太阳看去,众多帆船在水中辗转移动。古往今来的沧桑变化如同梦幻一般,面对这如诗如画的景色,暂且在此徘徊观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登上驭涛阁所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首联通过描写与友人倚栏纵目,感受春风的舒缓,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颔联写东注的洪波和北迷的烟树,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与广阔。颈联中侵云双塔的崚嶒和千帆的转侧,进一步突出了景色的壮观。尾联则将今古沧桑比作梦幻,在如画的景色中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愿意在此徘徊观赏。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释今鸷

今鸷,字慧则。番禺人。乐说和尚仲兄。诸生。原名向高,与兄舒齐名。世乱,隐居山野,教授生徒自给。清圣祖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受具,充丹霞化主,顷侍天然老人于归宗。十四年,归雷峰,典客六年。时福州长庆丛席久虚,绅士再三恳老人主法,颔之,遣鸷入闽。会老人退休净成,遂留长庆守待。至老人入寂后,归雷峰坐蜕。事见清徐作霖、黄蠡《海云禅藻集》卷三。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