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台

天半香台隐翠岑,倚阑极目意萧森。 数竿雨竹生朝爽,几点烟松入幕阴。 一棹雁飞苍屿远,三商人坐白云深。 石屏认取当年字,藓剥苔封直至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香台:佛殿的别称,也可泛指佛殿周围的地方,这里指的是山上的建筑或观景台。
  • 翠岑(cén):青翠的山峰。
  • 萧森:形容景色凄凉阴森。
  • (zhào):船桨,这里代指船。
  • 苍屿:苍茫的岛屿。
  • :指商朝,这里的“三商”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表达,可能意味着历史的悠远或某种神秘的氛围。

翻译

在半空之中,有一座香台隐藏在青翠的山峰之中,我倚着栏杆,极目远望,心中感到一片凄凉阴森。几竿被雨水滋润的竹子,让人在早晨感到清爽,几点烟雾笼罩的松树,使其在傍晚的幕色中显得阴森。一叶小船像大雁般飞向苍茫的岛屿,越来越远,三位商人坐在白云深处。那石屏上还能辨认出当年的字迹,只是经过苔藓侵蚀和青苔封锁,一直留存到了今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景色图,通过对香台、翠岑、雨竹、烟松、雁飞、商人、白云、石屏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而又带有历史沧桑感的氛围。诗中的“天半香台隐翠岑”,写出了香台的高耸和环境的清幽;“数竿雨竹生朝爽,几点烟松入幕阴”,通过对雨竹和烟松的描写,表现出了清晨的清爽和傍晚的阴森;“一棹雁飞苍屿远,三商人坐白云深”,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悠远感;最后“石屏认取当年字,藓剥苔封直至今”,体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痕迹。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释今鸷

今鸷,字慧则。番禺人。乐说和尚仲兄。诸生。原名向高,与兄舒齐名。世乱,隐居山野,教授生徒自给。清圣祖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受具,充丹霞化主,顷侍天然老人于归宗。十四年,归雷峰,典客六年。时福州长庆丛席久虚,绅士再三恳老人主法,颔之,遣鸷入闽。会老人退休净成,遂留长庆守待。至老人入寂后,归雷峰坐蜕。事见清徐作霖、黄蠡《海云禅藻集》卷三。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