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别喻府君用定庵韵

· 顾清
客路深知岁晚劳,檄书先已被东曹。 遗民正望行春马,归梦犹悬午夜刀。 黄霸赐金偏得厚,于公车盖转应高。 日斜风力欺人面,更尽双觚玉色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檄书(xí shū):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 东曹:古官名。汉制,丞相属吏分曹治事,有东曹。
  • 遗民:指在战乱或社会变革后,仍然坚守本土、怀念过去的人民。
  • 行春马:古时地方官春季时出巡乘的马。
  • 黄霸:西汉大臣,字次公,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以宽政闻名。
  • 觚(gū):古代酒器,青铜制,盛行于中国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细腰,高圈足。
  • 醪(láo):浊酒。

翻译

在旅途中深深知晓岁末的奔波辛劳,征召的文书早已被东曹送达。遗民们正盼望官员出巡的春马到来,归乡的梦还牵挂着午夜的战刀(这里可能是说心中仍有保家卫国的想法)。像黄霸那样得到丰厚的赏赐,所乘之车的车盖也应该更高(表示希望对方能得到优厚的待遇和尊重)。日头西斜,风劲儿吹打着人的脸,再饮尽这两杯玉色的浊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顾清为送别喻府君而作。诗的首联点明了岁末时节,喻府君接到征召文书,即将赴任。颔联通过“遗民正望行春马”表达了百姓对好官员的期盼,“归梦犹悬午夜刀”则可能暗示喻府君心中仍有责任和担当。颈联以黄霸作比,祝愿喻府君能够得到优厚的赏赐和崇高的地位。尾联描绘了日斜风大的场景,以饮酒作别结束,既表现了离别的氛围,又有一种洒脱之感。整首诗既有对喻府君的祝福,也有离别的不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